初六開工日:口罩陸續到貨
中國大陸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燃燒,口罩的供給需求問題也是民眾最關心的,各通路門市口罩陸續進貨,因為數量有限,之後每人限購袋裝口罩一袋及盒裝口罩一盒。此外,行政院今天也提到,將由政府每日向業者徵購口罩400萬片,統一調度、販售給通路,也將提供防疫人員之需求口罩。疾管署28日也宣布,即日起連3天每日釋出600萬片,每人限購3片,每片定價新台幣8元。
圖/NOWnews記者陳明安攝

政院下令管制口罩出口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行政院下令管制N95等醫療級口罩出口一個月。外交部表示,原先規劃捐贈澳洲10萬片口罩,首批6000枚已運抵澳洲,考量到台灣已出現8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政府已對N95口罩採取出口管制措施,未來將視台灣疫情管控及澳洲實際需求,後續再評估所需提供口罩。
圖/民眾提供

口罩怎麼選「一重點」:健康無價
2019 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台灣截至 29 日已累積 8 名確診病例,人人自危搶購口罩。不過在此之前,應先了解選購醫用口罩的重點,以免花錢又無法消災。根據衛生福利部臉書貼文資訊,選購醫用口罩時,要認明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才能確保產品的安全及效能,舉凡「衛部(署)醫器輸字第 OOOOOO 號」「衛部(署)醫器陸輸字第 OOOOOO 號」「衛部(署)醫器製字第 OOOOOO 號」「衛部(署)醫器輸壹字第 OOOOOO 號」「衛部(署)醫器陸輸壹字第 OOOOOO 號」「衛部(署)醫器製壹字第 OOOOOO 號」皆屬正規格式。
圖/翻攝衛生福利部臉書

防疫大作戰!吃飯時口罩該怎麼放?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許多人也紛紛戴起口罩防疫,有人也提出了「可不可以拿下口罩吃飯再戴回去?」的疑問,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建議,1、如果是健康的人,接觸感染者風險也很低,戴口罩只是「以防萬一」,我覺得可以拿下吃飯,吃完再戴回去,但請把握幾個原則:舖上一張衛生紙,再把脫下的口罩放在上面,不要讓口罩直接接觸到桌面。 2、如果「有」接觸到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建議還是妥善丟棄,不要重戴。 3、如果你有症狀,建議還是妥善丟棄,不要重戴。
圖/NOWnews記者陳明安攝

手機是武漢肺炎病毒溫床?
除了飛沫傳染之外,日常的接觸也是感染病毒的其中一個重要傳播途徑,包括了我們每天都在用的智慧型手機,醫生提供簡單3招,1、消毒液體要慎選,將高濃度酒精直接塗抹在機器之上會傷害電子產品機身,還是去購買專業的「電子產品玻璃清潔液」較好。2、清潔布有分別,紙巾的材質比想像中粗糙,加入液體之後更容易有殘留物,而當中的殘留物更有可能刮花屏幕。最好是去購買「細纖維布」,或是一般的眼鏡布皆可以用於清潔手機屏幕。3、勿將清潔液直接滴在手機表面,直接倒在手機等電子產品上進行清潔,一不小心可能難以控制倒出的量,而讓液體流入機身之內,最有效的方法,是將液體先滴於布料之上,再充份擦拭機身。
圖/翻攝自《香港 01 》

非洲失守!武漢肺炎疑例 12天前發燒入境
根據當地媒體《 Prensa Latina 》報導,安哥拉衛生部長盧圖庫塔( Sílvia Lutucuta )於當地時間 29 日表示,發現首起疑似武漢病例的患者,該名患者為 56 歲的男性,擁有中國公民身份。該名患者在 12 天前抵達安哥拉,並已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
圖/翻攝自 Prensa Latina

年節結束 疫情怎麼看?
中國大陸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所導致的肺炎,截至 30 日上午 8 點,已有 7736 起確診病例,死亡人數達到 170 例,12,167 起疑似病例。其中,在香港已有 10 起確診案例,民眾為保公共衛生,在香港市區內的大型藥妝店,出現大量人潮排隊等待購買口罩。對於香港疫情,港大流行病專家指,未來 14 日將會是防疫的關鍵,同時透露擔心年節結束,開工後恐爆發新的疫情。
圖/翻攝自《多倫多星報》


武漢肺炎波及 台北國際書展延期
文化部表示,台北國際書展每年吸引近 60 萬人次參加,但出版業界反映,若如期辦理恐影響參展單位及民眾參與意願,因此昨晚邀集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參展業界代表與出版公協會召開風險及成效評估會議,綜合評估後決定將台北國際書展將延期至 5 月 7 日至 5 月 12 日舉行。
圖/NOWnews記者黃仁杰攝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感染最新進度
根據最新通報資料,目前中國大陸累計31省市區(不含港澳特別行政區)確診7680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170例死亡。國際累計104例確診(不含台灣),分別為泰國14例;香港10例;澳門7例、新加坡10例、日本11例;美國5例、澳洲7例;馬來西亞7例、南韓4例;法國5例;越南2例、加拿大2例;尼泊爾1例、柬埔寨1例、斯里蘭卡1例,德國4例;斯里蘭卡1例;阿聯4例;芬蘭1例。另外,台灣確診人數已增加到8人。
圖/NOWnews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