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特徵

冠狀病毒在大自然較為常見,不同的冠狀病毒可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2019年12月在武漢爆發的不明肺炎,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不屬於已知的感染型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在12月12日將其正式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目前得知的7種人類冠狀病毒種類,有4種是人類感冒常見的病原體,致病性較低。其中,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及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可引起致命的呼吸系統疾病,專家指出SARS與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相似度約70%,因此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不少人會與2003年爆發的SARS疫情相互對照。

 

(組圖/維基百科)

SEE MORE
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源頭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新型、SARS、MERS的傳染來源一般推測為人畜共通傳染病。2003年爆發的SARS,其病毒宿主是蝙蝠,再傳染果子狸變異,其後傳染人類。對於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傳播的冠狀病毒的確存在關聯,該病毒對人有很強的感染能力。

 

圖/翻攝自網路/Pixabay

SEE MORE
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SARS、MERS傳染強度

新型冠狀病毒強度介於SARS與MERS之間,三者症狀類似,都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呼吸困難、呼吸急促以及胸部病變等強烈症狀。但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速度快,近距離飛沫或是接觸都會造成傳染,雖致死率低,但越來越像傳播快速的流感。醫師提醒,武漢肺炎與流感的病徵極為類似,若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等,應立即就醫檢查。

 

圖/翻攝自NOWnews

SEE MORE
傳染

病毒潛伏期之差異

病毒潛伏期是否會感染他人也是關注點之一。新型冠狀病毒、SARS、MERS都有潛伏期,但時間長度不同。新型冠狀病毒約為7-14天,MERS約2-14天,SARS約2-10天,但依個人狀況不同,潛伏期也有明顯差異。據台灣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患者大多數都能康復,但嚴重可能發展成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死亡病例多有慢性病史。

 

圖/NOWnews資料畫面

SEE MORE
潛伏期

全球性流行 像流感般的傳染病

SARS共在全球37個國家出現案例,當年在全球的病例數為8096例。而武漢肺炎在中國大陸以外,已有28個國家出現確診病例,新型冠狀病毒比起SARS和MERS,疫情擴散的速度更快,至2月21日已突破7萬例,除了人傳人的因素外,也因為多數患者症狀輕,有些甚至沒有發燒等典型症狀,造成大眾或醫療人員疏於防範,並可能產生檢疫漏洞,導致疫情快速擴散。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SEE MORE
傳染

新型冠狀病毒多危險?

依照大陸官方公布的數字,雖然武漢肺炎在中國大陸境內的累計死亡人數已經超越SARS,但致死率仍維持在2%左右,對比SARS的10%致死率與MERS每3名患者約1人死亡,仍相對偏低。 同樣高度傳播的H1N1,在2009年導致28.5萬人死亡,比季節性流感平均致死人數還少,致死率大約只有0.02%。

 

圖/記者陳雅芳翻攝

SEE MORE
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什麼時候落幕?

目前多半認為氣溫回暖後,新型冠狀病毒就有可能威力減弱,但報導指出,即使武漢肺炎在6月趨緩,依照過去流感大爆發的歷史經驗,也有可能在秋天捲土重來。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SEE MORE
武漢肺炎

對個人而言,日常能做哪些防護措施?

對於2019新冠肺炎病毒,目前沒有任何疫苗可以注射。SARS及MERS患者的尿液及糞便有大量病毒,相信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亦一樣,提醒要小心廁所成為傳染熱點、甚至爆發點。防範武漢肺炎,勤洗手(每次洗20秒以上)、正確配戴口罩、減少去高風險地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等,降低減少自身感染安全。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SEE MORE
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