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到貨疫苗數量
💉AZ疫苗:
3月3日/11.7萬劑
💉COVAX-AZ疫苗
4月4日/19.92萬劑
💉COVAX-AZ疫苗
5月19日/41.04萬劑
💉莫德納疫苗
5月28日/15萬劑
💉日本贈與AZ疫苗
6月4日/124萬劑
💉美國贈與莫德納疫苗
6月20日/250萬劑
💉國產
7月~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現有疫苗施打時間及對象
★41萬劑AZ疫苗
時間:5月28日開始施打
優先接種對象:
1. 雙北地區:第一類至第三類未接種過第一劑疫苗之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
2. 雙北以外縣市:未接種疫苗之第一類醫事人員,將逐步開放至第二、三類人員及機構對象。
★15萬劑莫德納
時間:6/7開始配發7萬劑,6月9日開始施打
優先接種對象:第一類醫護優先接種。
★124萬劑日本贈送AZ疫苗
時間:6月12日開始施打
優先接種對象:第一類到第三類(醫事人員、防疫人員、高風險接觸第一線工作人員)確實施打完畢後,再依序開放長照/社服機構長者、75歲以上老人、洗腎患者、國防及產業關鍵人員、指考試務工作人員,另外還有曾自費打過第一劑AZ疫苗的群眾。
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1類/維持醫療量能
1. 具有執業登記之醫事人員
2. 醫療院所之非醫事人員(含集中檢疫所之非醫事人員)
圖/Shutterstock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2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1. 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2. 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含疫苗生產及疫苗食儲物流人員)
3. 港埠執行邊境管制之海關檢查(customs)、證照查驗(immigration)、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Quarantine)、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security)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 實際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之第一線人員(含警察、提送餐等服務之村里長或村里幹事、垃圾清運之環保人員、心理諮商及特殊狀況親訪等人員)
5. 實際執行救災、救護人員(指消防隊及民間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技術之第一線人員)
6. 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
7. 實施空中救護勤務人員
圖/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3類/高接觸風險工作人員
1. 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
2. 防疫車隊駕駛
3. 船埠CIQS以外之第一縣作業人員:
■於港埠入境旅客活動區域需接觸旅客之第一線工作人員
■執行港口各類船舶之碼頭裝卸倉儲、港埠設施及職安、環保管理巡查,引水等各項作業,需與外籍船員接觸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 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
5. 因應疫情防治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定有接種亟需之對象
圖/shutterstock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4類/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
1. 因外交或公務奉派出國人員、以互惠原則提供我國外交人員接種之該國駐台元眷等
2. 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
圖/shutterstock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5類/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
1. 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護者
2. 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護員及服務對象
3. 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
4. 洗腎患者
圖/shutterstock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6類/染疫後容易產生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
1. 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為65歲以上長者。
2. 孕婦
圖/shutterstock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7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1. 軍人
2. 軍事機關及國安單位之文職人員
3. 未執行防疫相關工作之警察
4. 憲兵
5. 國家關鍵設施必要工作人員(依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領域分類,以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交通等主領域,由該領域主管機關認定之必要工作人員為限
6. 運輸與倉儲業者
7. 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工與校內工作人員
8. 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以上對象需報指揮中心同意
圖/nownews資料庫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8類
1. 65~74歲長者。
2. 原住民為55歲至64歲長者
圖/shutterstock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9類
19~64歲高風險疾病或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
圖/shutterstock

💉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10類
50~至64歲成人。
圖/nownews資料照

接種COVID-19疫苗後要注意什麼?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經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圖/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