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發病日

發病日/採檢日(2021年) 5月20日至5月31日。

 

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年齡性別

136例男性、1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如表所示。

 

資料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圖/NOWnews懶人包製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校正回歸個案

回歸個案65例中,為31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0日至5月30日。

 

圖/推特@MOHW_Taiwan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確診者分布城市

以新北市16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87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2例,台中市10例,基隆市8例,宜蘭縣5例,嘉義縣4例,花蓮縣、台東縣各3例,苗栗縣2例,台南市、澎湖縣、高雄市及新竹縣各1例。

其中253例有雙北活動史,其餘縣市74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55例已知感染源,18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圖/取自pixabay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確診新增15例死亡

今日新增13例死亡個案(案1757、1993、2580、2786、2993、3145、3546、4102、6517、6562、6932、7483、7793),共計為男性10位、女性3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7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日至5月31日。

 

圖/翻攝自網路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確診累計

共8,842例確診,分別為1,142例境外移入,7,64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2例(案530、案1589、1676、1591、1886、2067、2068、2528、2530、2599、3459、3921、3975、3989、3990、3991、4059、4726、5304、5841、7096、8343)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37例死亡。

 

圖/shutterstock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未來疫苗接種,健保app、超商、藥局都可預約

政府宣布6月底前就會有2百萬劑新冠疫苗進來,對於可能的大規模接種,政務委員唐鳳今(1)日表示,將來疫苗可以大量施打時,會運用民眾過去已相當熟悉的購買口罩模式,包括透過健保快易通App、超商、藥局等便利方式進行預約。 蘇貞昌也建議指揮中心針對疫苗大量接種的作業流程做好規劃及準備,例如相關動線、留置區域及留置時間的設計,如何在避免群聚的前提下進行施打,並及早進行模擬測試。

 

圖/行政院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隨意散布疫情不實訊息會觸法

近期台灣疫情持續延燒,也因此不少假消息趁機傾巢而出,若民眾不慎轉傳,更有可能面臨刑責與最高3百萬的罰款!除了網頁訊息外,通訊軟體更是假消息散布的主要管道,民眾接獲來源不明的訊息時,應先進行查證,切勿隨意散播、轉傳,以免觸法,隨意散布疫情不實訊息,依法最高可罰300萬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圖/推特@MOHW_Taiwan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

一起配合防疫措施,台灣加油,我們健康!

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圖/推特@MOHW_Taiwan

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感染風險,6/1確診,陳時中,院內感染,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