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後,餐飲業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管理
餐飲從業人員每日量測體溫與監測健康狀況,出現發燒或其他疑似COVID-19症狀時,應儘速就醫接受評估及處置。
圖/shutterstock

7/27後,餐飲業工作人員需維持用餐環境
餐飲從業人員應佩戴口罩及勤洗手,並加強防疫教育訓練,內化防疫行為。工作人員維持用餐環境良好通風,不同桌之人員間保持1.5公尺以上間距、獨立包廂、屏風間隔或使用隔板,同桌者採梅花式安排座位或使用隔板。
圖/shutterstock

7/27後,餐飲場所環境需定期清潔消毒
定期清潔及消毒環境,並確實記錄執行情形,每日落實廁所衛生清潔及消毒。
圖/shutterstock

7/27後,餐飲場所出現確診者怎麼辦?
餐飲業者平時應加強日常管理,經衛生主管機關通知,有COVID-19確診病例為該場所工作人員或曾至該場所消費者,應配合疫情調查及防疫作為。
圖/指揮中心直播畫面

7/27後,我是顧客 內用須依循哪些措施?
1.實施顧客實聯制,入口處量體溫,噴酒精、提供乾洗手液或洗手設備
2.發燒或有上呼吸道症狀之顧客,禁止進入,除飲食外,應佩戴口罩
3.維持用餐環境良好通風,不同桌之顧客間保持1.5公尺以上間距、獨立包廂、屏風間隔或使用隔板
4.同桌者採梅花式安排座位或使用隔板
5.自助餐型態之餐廳,應有適當阻隔,避免食物遭顧客之飛沫污染。
圖/shutterstock

台北市➡️禁止內用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台北市防疫記者會時表示,考量雙北地區仍顯然有社區潛伏感染,且世界各地的案例,瞬間開放疫情最後又會重新爆發,他認為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疫情控制下來,雖然知道民眾期盼解封,但還是群聚吃飯擺最後,觀察一週後再決定下一步。
圖/台北市政府

新北市➡️禁止內用
新北市長侯友宜於疫情記者會表示,新北市是全台疫情較嚴峻地區,防疫措施的鬆綁還是要階梯式執行,降級過程也要分階段開放,不過市府會每周滾動式檢討。餐飲內用仍不開放,另包括超商、賣場內用區及婚宴也一律不開放,仍採外帶形式。
圖/新北市政府

宜蘭縣➡️禁止內用至8/3
針對餐飲業開放內用,宜蘭縣長林姿妙表示宜蘭縣支持中央降級後開放內用政策,但須做好各項配套措施,因此,縣府將邀集餐飲、糕餅、烹飪、餐盒、外燴、飲品與夜市等餐飲業從業人員,加入提升餐飲安全的行列,並自7月26日進行多場餐飲防疫管理措施的說明會,由縣府團隊與各工會夥伴共同輔導全縣餐飲業落實防疫措施後,於8月3日開放餐飲業內用。
圖/宜蘭縣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