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的民眾 施打疫苗有沒有風險?
打疫苗是把外面的蛋白質打到身體裡面去,都會有免疫反應的,許多人也會有發炎反應,至於會不會有生命危險,這個就很難回答了。要看過去有沒有過敏性休克反應,有沒有疫苗過敏,有沒有血小板低下,有沒有血栓病史,血壓血糖有沒有適當控制等。而有中風或心臟病患者,最近三個月有出血及血栓者,當然要特別小心。
圖/shutterstock

施打疫苗有什麼副作用?
主要是免疫及發炎反應有關,包括施打部位紅腫熱痛、疲倦、肌肉痠痛、發冷、發燒、頭痛、關節痛、嗜睡、或蕁麻疹,是較常見的症狀。而心悸、呼吸會喘、肌肉無力、腹瀉等則是較為少見。因為發生心血管併發症、血栓、或是過敏休克反應,是最嚴重的而且可能致命。
圖/shutterstock

有「新冠手臂」怎麼辦?
目前推測「新冠手臂」有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聚乙二醇過敏所造成,一般大約3-4天之後就會逐漸消退,最長甚至可達25天。一般建議可以局部冰敷紅腫部位來改善症狀;如果真的很腫痛,也可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加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有時可以加止痛藥來治療。而且,這樣的人還是可以打第二劑新冠肺炎疫苗,而且通常第二次再施打同一種疫苗時,雖然會更快出現紅腫,但反而症狀會比較輕微也比較快消退,甚至有約一半的人沒有出現新冠手臂反應。
圖/shutterstock

施打疫苗後身體可吸住湯匙?
皮膚部朱家瑜教授表示,其實人體皮膚本來就可以吸附一些湯匙或金屬物品,這些並非人體有磁力,而是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的吸附現象,因為只要在皮膚上塗抹滑石粉後,這樣的吸附現象就會消失。
圖/翻攝自陳美鳳臉書

施打AZ會出現血栓?
張皓翔表示接種AZ疫苗後可能發生極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問題,會發生在腦部、腹腔、下肢,在皮膚表現則會紅點、紅疹。因此建議施打AZ疫苗的民眾要注意血栓相關症狀,若有疑慮,隨時跟醫師聯繫、討論。
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要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圖/NOWnews資料庫

注射疫苗後有什麼要注意的?
注射疫苗後注意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飲食要正常。也不要擔心疫苗副作用而緊張兮兮,這會造成心理壓力,也會造成血壓居高不下及心跳增加,甚至心律不整及心臟過度負荷,反而增加了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
這段時間生活起居正常,飲食要視季節調整,最近的節氣是夏至,小暑、接著是大暑、處暑,都是酷熱難熬的季節,必須要有清涼解熱食物外,記得不要缺水。不要體溫過熱,不要讓身體處於過熱的環境,在有冷氣空調的環境,這些都是必須要注意的重點。
家裡要通風換氣,除了保持有部分自然通風外,時常必須使用風扇、冷氣空調設施,以減少濕熱環境對身體造成危害,以保護心血管健康。發燒過熱都會引起身體組織發炎,許多人施打疫苗會發炎發燒,減少濕熱降低體溫,都是防疫期間,自我照顧很重要的一環。
圖/NOWnews資料庫

施打疫苗與猝死有直接關係嗎?
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皓翔說,台灣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一些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的死亡個案,這些通報個案會透過科學方法,釐清死亡是否與疫苗有關,包括檢視特定族群接種疫苗後死亡率有沒有超出背景值,如果有接種疫苗者死亡率與沒接種者並無明顯超出,那死亡應該與疫苗沒有關連。相關的個案會以解剖來釐清死因。
圖/指揮中心

只打一劑疫苗 保護效果是多少?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根據臨床試驗的數據顯示,輝瑞第一針效果有 52%、莫德納為 69.5%、嬌生為 66%、AZ則是76 %。如果只打一針,mRNA疫苗不見得比AZ優。 國際實際使用經驗,在蘇格蘭只打一針輝瑞防護力為91%、AZ為88%。在南韓,只打一針輝瑞是 89% ,只打一劑AZ是86%。
黃立民補充說明只打一針的效果好壞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如果大環境才剛開始施打疫苗,大家都不打,防疫不好,疫苗效果就不是那麼好。但如果打一針時,疫苗都已經普遍打了,被感染機會本來就降低了。但mRNA疫苗的第二針一定要打,這是非常重要的。
圖/Nownews資料庫

兩劑疫苗需間隔多久?
根據免疫學的原則,打了第一針之後,免疫系統會記得這一針,第二針會提高抗體產生,但如果間隔太久,免疫系統已經忘了第一針,就得重新來施打。
以AZ疫苗為例,政府規定兩劑之間需間隔8-12週,但因疫苗缺貨,大家開始害怕若超過12週以上、甚至到20週還沒施打第二劑,還會有效嗎?
根據國外臨床試驗結果,分為間隔小於6週、6-8週、9-11週以及12週以上做實驗,保護效果分別為55.1%、59.9%、63.7%、81.3%,可以看到間隔12週以上,效果還是非常好,身體的免疫系統還是記得之前發生的事情,效果還是出得來。
至於兩劑疫苗最久可以隔多久呢?兩劑AZ疫苗基本上間隔4-16 週,政府建議8-12週左右,但根據研究顯示更久到半年都可以,所以目前已接受第一劑的民眾不需要擔心間隔過久免疫效力會失效,政府對於第二劑的期程都已有規劃。
圖/pixabay

疫苗施打需達多少覆蓋率才可全民免疫?
黃立民表示要達到群體免疫,疫苗施打要到8-9成,因為疫苗並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當大家都打疫苗,疫苗的效果就會擴散出去,國外的經驗告訴我們,當社區第一劑疫苗有打到3-4成,民眾就會有感,傳播速度就會變慢,可以合理且樂觀的估計,台灣只要施打人數達到3-4成,疫情就會比較好控制。
圖/翻攝自7/22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直播
參考資料:台大醫院COVID-19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