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算發燒?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額溫槍是第一線,發燒標準為37.5度以上,至於耳溫槍發燒定義則是38度以上。



圖/NOWnews資料照片

SEE MORE

發燒了怎麼辦?

於家中發現發燒、咳嗽或呼吸道症狀,家長須告知校方,並停止上學立即就醫。如果上課期間發生症狀,先安置於隔離空間,並連繫家長後協助學生就醫。



圖/NOWnews資料畫面

戴口罩的時機

雖然政府宣導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但全台對於口罩也還是一罩難求,除了開放空間可以不用戴口罩外,對於生病者或是醫院探病者、免疫力不好的慢性病患者、需要近距離與人接觸、密閉空間、與中國回來的家人或朋友交往密切者,以上狀態下都需要乖乖戴上口罩,以保護其他人。



圖/ 翻攝自Unsplash

什麼時候要洗手?

除了戴口罩外,勤洗手也是防疫的重點。不論是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乾洗手或是用肥皂的濕洗手,透過雙手的搓揉,加上正確的洗手步驟,「溼、搓、沖、捧、擦」加上「內、外、夾、弓、大、立、腕」,達到個人健康防護的效果。



圖/翻攝自Pixabay

那些地方要消毒?

為消彌病毒傳染的風險,各縣市都盡速進行校園環境消毒。其他與自身較常接觸的物品,如教室、用餐區、室內活動區桌面、門把、開換面板、地板等,都需要進行消毒,另外,肺炎病毒已證實可通過糞便途徑傳播,因此廁所消毒也必須要仔細處理,可使用漂白水1:10水量,較濃的漂白水進行消毒作業。



圖/NOWnews資料照片

污物怎麼處理?

咳嗽或是打噴嚏時,需用衛生紙摀住口鼻,或是對著袖子咳嗽、打噴嚏。使用過的衛生紙必須丟進去有蓋子的垃圾桶,並盡快處理。建議垃圾桶早晚至少清理兩次。



示意圖/翻攝PTT

避免室內及大型活動

開學後的防疫加強,維持課程教學正常運作外,須避免群聚活動,停止室內型及大型活動及有身體碰撞類的運動,例如籃球、躲避球、足球等,減少碰觸機會讓你我及校園更安全。



圖/翻攝自N0Wnews

停課標準

高中以下,一個班級有一名師生確診,該班停課。若同所學校14日內有兩名以上師生確診,該校停課。大專院校1名師生確診,該師生所修或授課程全都停課,學校中有兩名以上師生確診,該校(區)停課。該鄉鎮市區內有3分之1學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全部停課。教育部也表示,請學校積極準備開學各項防疫相關措施,務必依據停課標準預先規劃停課後的學習、補課、補考及成績評量等事宜,以保障學生學習權益。



圖/宜蘭縣政府教育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