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是什麼?

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影響,全球觀光、旅遊相關產業嚴重受挫,為了振興區域旅行,合作國家能不需檢疫入出境,就好像將兩個國家包在一個受保護的泡泡裡一樣。
(圖/翻攝自 Pixabay)

11月11日帛琉旅遊泡泡破局 下一步新加坡、越南正在洽談

台灣與帛琉研擬推旅遊泡泡,但計畫最後破局,交通部長林佳龍11月 11 日立法院備詢時透露,目前新加坡也已積極洽談,會安排時間與新加坡駐台代表討論,越南也是旅遊泡泡的口袋名單之一。

(圖/記者陳致宇攝)

10月邊境旅遊管制有望解封,觀光局規畫旅遊泡泡首選帛琉

邊境旅遊管制有望解封,觀光局規畫「旅遊泡泡」,鎖定也是零確診的太平洋島國帛琉,交通部部長林佳龍10月12 日回應,帛琉有航班直航,也是國人熟悉旅遊目的地,因此可作為旅遊泡泡的示範,但一切推動要以指揮中心的判斷決定。 觀光局與帛琉研擬旅遊泡泡,規畫以團體行程為主,不開放自由行,且參與旅客必須提出核酸檢測 PCR 陰性證明。

(圖/帛琉觀光局)

帛琉發聲想與台合作

帛琉在5月時,曾率先發聲表示有高度意願和「防疫成效極佳」的台灣合作,一起共組旅行泡泡。
(示意圖/總統府提供)

紐澳談旅行泡泡互飛!

提前關閉邊境的紐西蘭,境內防疫有成,紐西蘭副總理彼特斯(Winston Peters)就提出將與澳洲合作共推「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的想法,透過創造一條雙方互飛的虛擬走廊,不但可以增加航班幫助航空業,而且從對方國家入境的旅客順利通過機場的體溫或採檢檢查以後,不需居家檢疫14天。(圖/翻攝自 Time )

英、法等歐洲國家考慮頒發「免疫護照」

免疫護照(Immunity Passport):在護照上會顯示出這個人是否感染過新冠肺炎,體內有無抗體。但對此WHO指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抗體能避免二次感染,因此不贊成發放免疫護照。
(圖/翻攝自《每日郵報》)

中國大陸實行「健康碼」

健康碼是現在中國所有公民在手機APP都會有的QR code,和免疫護照道理一樣用來追蹤,依據顏色顯示當事者的健康狀況,有這個認證才能進入餐廳和購物中心,或判定是否可復工、復學的機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與美史丹佛合作研究「縮短入境檢疫」

美國史丹佛大學找上台灣合作,共同研發如何縮短檢疫時間。同時張上淳也強調,目前研究仍在構想中,最終目的是想出辦法,能夠不需要隔離檢疫14天。
(圖/指揮中心提供)

旅行泡泡恐造成更大的貧富差距?

旅行泡泡雖然有可能可以緩解現在觀光的困境,但也可能帶來防疫破口。除此之外,組成特定區域之間的商務往來,也可能會因此排除第三世界的開發中國家,使得貧富差距再拉大。(圖/昇恆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