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陰宅》(2013):羅德島農舍的黑暗詛咒
第一集故事背景設定在1971年的羅德島,佩倫一家搬進老農舍後,怪事頻傳,母親受到邪靈「巴斯希芭」的侵擾後逐漸失控。華倫夫婦受邀調查,逐步揭露房屋的詭異過去,並冒險展開驅魔行動,影片以細膩的氛圍鋪陳與音效設計,讓觀眾沉浸在令人窒息的恐懼中。
更特別的是,本片開頭安排了「安娜貝爾事件」,不僅成為外傳系列的起點,也確立華倫夫婦作為核心角色的地位,這種「案件交錯」的敘事模式,讓系列具備宇宙擴張的潛力。首集成功結合真實案件、恐怖敘事與人性描寫,以僅2000萬美元成本,締造超過3.19億美元票房,震驚全球影壇。

strong>《厲陰宅2》(2016):倫敦惡靈與惡魔修女
《厲陰宅2》將觀眾帶到1977年的倫敦恩菲爾德鬧鬼事件,霍奇森一家小女兒珍妮特成為惡靈附身目標,華倫夫婦跨海協助卻面臨惡靈不斷挑釁與媒體質疑,電影忠實還原了案件的社會氛圍,將靈異與現實緊密結合,讓驚悚感更加真實。
本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惡魔修女Valak的登場,她冰冷的形象成為觀眾心中的夢魘,Valak不僅是恐怖來源,更象徵信仰與恐懼的衝突,也因此延伸出《鬼修女》系列。與此同時,電影也刻劃華倫夫婦的愛情與信任,讓故事在恐怖之外增添情感深度,使這部續集成為系列中最經典的篇章之一。

strong>《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2021):靈異入侵法庭
第3集故事轉向1981年,美國首宗「惡魔逼人殺人案」震驚社會,年輕男子阿尼在殺人後聲稱遭惡靈附身,案件隨即引發媒體與司法關注。華倫夫婦受邀介入,必須揭開背後真相,同時直面公眾輿論的壓力,這種跨界結合使系列首次將恐怖元素延伸至法庭與社會現實。
不同於前兩集的鬼屋模式,本片更強調調查與推理,結合靈異與犯罪懸疑,華倫夫婦不再只是為某個家庭解決危機,而是挑戰法律體系與世俗質疑,這樣的突破讓故事層次更廣,也凸顯他們在信仰與現實之間的掙扎,本集展現出系列轉型的勇氣,證明恐怖片不只侷限於驚嚇,也能觸及社會議題。

strong>🌟《厲陰宅:最終聖事》(2025):史慕爾家族案與最終清算🌟
2025年9月4日推出的壓軸篇章,以「史慕爾家族鬧鬼案」為核心,一家8口長期被惡靈騷擾,連驅魔十字架都被瞬間燒毀,當靈體的威脅擴大到華倫夫婦的女兒茱蒂時,家庭本身成為最終戰場。這一集挑戰他們驅魔生涯中最強大的敵人,也迫使他們直面早年未解的惡靈宿怨。
演員薇拉法蜜嘉直言,本作不同於以往的「鬧鬼故事」,而是一場清算,電影將焦點重新放在「家庭與傳承」,不僅象徵系列的總結,也回應首集以來的情感主題。最終章既是恐怖的高潮,也是情感的收束,讓觀眾在驚嚇中感受到愛與守護的重量,為《厲陰宅》宇宙畫下完整句點。

strong>《安娜貝爾》(2014):邪靈娃娃的詛咒開端
「厲陰宅宇宙」首部衍生外傳電影聚焦於安娜貝爾娃娃的起源,故事描述年輕夫婦米亞與約翰因渴望家庭幸福,將一尊復古娃娃帶回家中,卻不知此舉引來與邪教有關的恐怖事件。娃娃成為邪靈媒介,令佛姆一家陷入接二連三的靈異折磨,最終導向災難性後果,這部作品藉由「無害物品化身恐懼源頭」的設定,打開外傳新篇章。
電影在2014年上映時雖評價兩極,但憑藉《厲陰宅》的成功效應依舊創下亮眼票房,安娜貝爾的登場也鞏固她在系列宇宙中「恐怖象徵」的定位,自此之後,這尊娃娃不僅是道具,更成為連結各個故事的恐怖符號,讓觀眾對她的背景與未來動向充滿好奇。

strong>《安娜貝爾:造孽》(2017):恐怖的前傳揭密
續集實際上是前傳,將時間拉回至娃娃製作師與其妻子因失去女兒而陷入悲痛的12年後,他們收留孤兒院的女孩們,卻讓孩子們無意間喚醒安娜貝爾體內的邪靈,娃娃成為惡意實體的寄居所,讓家庭與孩子們遭遇前所未有的驚駭。
本片比前作獲得更高評價,因其將「父母的失落與悲傷」與「超自然邪靈」相結合,強化了故事情感,觀眾不僅被驚嚇場面震撼,更被角色的絕望與掙扎打動。《造孽》不僅深化安娜貝爾的背景,也讓她的惡靈形象更具說服力。

strong>《安娜貝爾回家囉》(2019):邪靈進駐博物館
安娜貝爾系列第3部作品直接與《厲陰宅》正傳銜接,描述安娜貝爾被鎖進華倫夫婦靈異博物館後仍釋放邪靈力量,某晚年輕保母與茱蒂·華倫在家中遭遇多重靈異襲擊,眾多詭異物品一一甦醒,形成華倫博物館的「大解放之夜」。
此片以「靈異博物館」為舞台,讓觀眾一次看遍多種靈體,形同宇宙支線的集中展示,它不只是一場安娜貝爾的驚嚇秀,更是《厲陰宅》宇宙的擴張象徵,透過這部作品,華倫夫婦的家與收藏品成為恐怖的溫床,展示了他們長年累積的靈異威脅。

strong>《鬼修女》(2018):Valak的起源
厲陰宅宇宙的「鬼修女系列」,由《厲陰宅2》作為開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反派惡魔修女Valak在《鬼修女》這部外傳中被揭示背景。故事設定於1952年的羅馬尼亞,修道院內修女離奇自殺,引來梵蒂岡派遣神父與見習修女調查,他們逐步揭開修道院實為古老邪術之地,而Valak的力量也逐漸復甦。
本片將哥德式恐怖與宗教意象結合,營造詭譎氛圍,Valak不僅是單純的惡靈,更象徵信仰與恐懼的衝突,故事最後以「聖血」再次封印她,卻留下後續隱患,透過這部作品,Valak的形象被徹底奠定,成為《厲陰宅宇宙》最具標誌性的惡靈之一。

strong>《鬼修女II》(2023):邪靈再臨與宿命對決
續集故事延續在1956年,描述惡靈Valak再度在人間現身,引發歐洲多地的神秘死亡事件,艾琳修女被迫重返戰場,與見習修女黛布拉及寄宿學校少女們共同對抗惡魔。這一次,Valak追尋聖露西的眼睛欲奪回力量,場面更加驚悚壯大。
片中強調角色信仰與人性的掙扎,特別是艾琳修女以「母愛」作為信念對抗邪靈,讓故事多了溫情力量,最終以將紅酒化為耶穌寶血的壯觀場景,將Valak暫時擊退。本片不僅擴展Valak的神話,也巧妙銜接到《厲陰宅》主線,成為正傳與外傳的重要橋樑。

strong>《哭泣的女人》(2019):墨西哥傳說的都市惡靈
這部作品將墨西哥民間傳說「憂羅娜」帶入《厲陰宅》宇宙。故事設定於1973年洛杉磯,社工安娜獨自撫養孩子,卻因調查案件而引來哭泣女鬼的詛咒。憂羅娜意圖奪走她的孩子,迫使安娜向當地信仰治療師求助,展開一場跨文化的靈異抗爭。
影片雖然與華倫夫婦沒有直接互動,但以官方證實為宇宙一部分,成為系列中少數聚焦拉美文化的外傳。它突顯出《厲陰宅》宇宙並非侷限於單一家族或角色,而是能將不同地域的恐怖傳說納入同一脈絡,為系列增加更多元的文化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