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餅
其實吃潤餅並不是清明節的習俗,而是在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寒食節源自春秋時期,確切時間為冬至後的105天,所謂寒食就是不吃熱食,潤餅則是當下的產物,而寒食節因為常常會與清明節重複,變得不受重視,原本屬於寒食節的活動也就變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圖/取自網路)
芥菜飯
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因此芥菜飯也成為清明必吃的傳統美食。
(圖/取自網路)
棗糕
棗糕是清朝宮廷「滿漢全席」十大糕點之一。紅棗甘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符合四月初春季養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冷食,又稱做「子推餅」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人格,因此也是傳統上清明必吃的點心。
(圖/取自網路)
草仔粿
又稱為「青糰子」。草仔粿是清明掃墓常見的米製食品,大多是用艾草或鼠麴草做成,其源由也與春秋時期的寒食節有關,由於草仔粿只要事先將煮過的內餡用麵團包起來,蒸熟後就可以放上好幾天,所以也就成為清明節代表點心。
(圖/取自網路)
紅龜粿
紅龜粿的由來來自古代祭祀的習俗,古人常把象徵吉祥、長壽的活龜拿來祭天,以祈求能夠長壽、吉祥。在清明節掃墓的時候,可能會看見龜粿有不同的顏色,如紅色的龜粿,多用來祭拜舊墳,表示感謝祖先的德澤,青色或米白色龜粿,則多用來祭拜新墳,則表示對親人的哀思或祝福。
(圖/取自網路)
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起源於寒食節,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也稱為吃「節蛋」,一整年都會有好身體,也象徵圓圓滿滿,煮熟的雞蛋也是度過寒食節的最好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的雞蛋大致上分為「畫蛋」及「雕蛋」兩種,前者可以食用,後者多為觀賞。
(圖/取自網路)
大蔥+蛋餅
清明節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也有一說是取其清白之意,望後世子孫可以清清白白的做人。這個習俗源自青島,一直延續至今。
(圖/取自網路)
韭菜
初春時期正好是韭菜的產季,品質最好,是時令名品。清明節祭拜韭菜表示一家人長長久久,且壽命也能長長久久,所以祭拜時千萬不能將韭菜切斷。
(圖/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