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別擔心 超前部署保平安

清明節是漢文化的四大節日之一,在這個日子,家族內的所有子孫都要祭拜祖先,接著幫祖先的安眠之處做清理。幫祖先打掃自然是到墓地或靈骨塔,雖然祖先保佑自己子孫,但若不小心將別人家祖先帶回去也是滿困擾的,那我們應該怎麼做超前部署?所謂的超前部署,其實就是防止自己卡到陰,又可以分為「出發前」與「結束後」兩個方面來準備,設下兩道防線,讓自己掃墓當天毫無死角。



圖/shutterstock

出發去掃墓 這幾樣事情記得做

★ 平安符先過爐 保庇NOW在之前的文章中不斷強調,護身符就是神明開給你的公文,同時每個平安符都有兵將駐守,無形眾生看到都要給幾分面子。然而平安符也需要定期回原廟過爐補充能量,所以在出發掃墓前,先將自己與家人的平安符回原廟過爐,也幫沒有平安符的家人求一個,掃墓時隨身攜帶即可。

★★ 稟告神明 在出發掃墓前先稟告神明,弟子一家要去某處掃墓,請神明保佑路途平安。家神與附近大廟的神明都是參拜的選項,掃墓結束後再擇日感謝神明即可。

★★★ 紅包袋內放鹽米隨身攜帶 這個方法可以看成自製平安符,在台灣的民俗信仰中,鹽與米都是最簡單的辟邪物,在出發掃墓前,將少量的鹽與米放進紅包袋內封好,家中要出發去掃墓的成員一人帶一個,掃完墓後將紅包袋丟棄即可,但不要隨地亂丟,不造成其他人麻煩。

★★★★ 到墓地先拜后土這裡提到的后土不是后土尊神,而是墓地土地公,墓地的后土就是這個領域的守護神與管理者。如果將墓地視為往生先人住的社區,那墓地后土就是保全與社區總幹事,但是墓地后土的權責又稍微高一點,只要有祂坐鎮,墓地內的其他住戶就不會找你麻煩,所以千萬謹記,墓地后土一定要記得拜。

圖/記者黃彥昇攝

掃完墓別急著走!剝蛋殼習俗帶來好運

掃墓的供品中,都會有煮熟的雞蛋,或是將煮熟的雞蛋染上吉祥色的紅蛋,有個習俗是,待掃墓整個流程都結束後,離開前,大家可以在墳墓旁將蛋殼打碎,並將蛋殼撒在墓上,再一起將水煮蛋吃下肚。這樣的動作象徵「脫殼」或「蟬蛻」,代表家族的新陳代謝和送舊迎新,由家中長輩將水煮蛋交給晚輩吃,則是代表家族中的世代相傳,並期許祖先能庇佑後代發展順遂,迎來好運。



圖/翻攝自陳亭妃粉專

除了剝蛋殼外,還有「揖墓粿」

「揖墓粿」已越來越少見。過去台灣社會以農立國,仰賴牛隻幫忙農耕,許多貧苦人家的孩童靠著幫忙牧牛賺取微薄工資,分攤家中經濟重擔。牧牛的孩童們常將牛隻帶至郊野的墓地放牛吃草,也因此牛隻常會踐踏、踩壞他人的墓地。清明節時,掃墓人家祭祀完後燃放鞭炮,牧童們聽到鞭炮聲就會跑到墓地,等待墓主分發草仔粿等供品,因此稱為「揖墓粿」;若供品、草仔粿不夠分發,墓主就改分零錢。「揖墓粿」習俗的用意,除了憐憫貧窮的孩童外,也是希望可以「賄賂」這些牧童,請他們管好自己牛隻,不讓牛隻破壞自家的墓地。雖然現在已經非常少看見「揖墓粿」的習俗,但還是有人會在清明節發放紅包幫助需要幫助的家庭、小孩。



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掃墓完記得這麼做否則恐招來厄運

★ 拍拍衣服、抖抖鞋子 離開墓地前做這兩個動作,是象徵性的將不屬於自己的氣給拍掉,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直接在墓地脫鞋子或換衣服,避免受到晦氣影響。

★★不要直接回家 無論是墓地或是靈骨塔,難免都有一些跟凡人磁場不合的氣,而要將這些氣化掉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人多的地方逛一逛。在掃墓結束後避免直接回家,而是跟家族成員一起去吃個飯,或是到其他地方走一走比較適當,而且清明節本就有著闔家出門踏青的意思,不必過於多慮。



圖/shutterstock

原文授權轉載自 -保庇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