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是區分公轉運動對於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個則反映了四季中更細微的氣候變化。
圖/shutterstock
立夏
「立」代表開始,「夏」是大的意思,「立夏」就是代表著春天播種、種植的作物長大了。「立夏」也代表夏天來臨,不過距離真正酷熱的夏天還是有一段時間。
每年立夏時節大約是國曆五月初,而台灣的國曆五、六月正值冷暖鋒交接並在台灣的上空停留,為梅雨季節到來,要記得隨身攜帶雨具,以防突然下雨,也要注意防潮的工作,讓家裡隨時保持乾燥、清爽。
圖/shutterstock
小滿
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是「小滿」,此時台灣中南部地區水稻已屆抽穗末期,進入乳熟、黃熟期,小滿亦象徵著稻穀行將結實之意。此時也是梅雨季節正嚴重,稻穀成熟時期,也易遭蟲害。因此最好能疏排水溝渠、清理雜草、垃圾,可減低梅雨期間農作物的損失。
圖/shutterstock
芒種
「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意即稻子已經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所以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此時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因為梅雨季節就要結束了,氣溫也會越來越高,大部分不適合夏日栽種的農作物之存活率、生長率相對降低。而天氣將從梅雨季節的陰雨綿綿,轉變為夏日型的午後雷陣雨了。
圖/shutterstock
夏至
「夏至」這一天的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使得北半球受光最多,所以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晚上最短的一天。一般來說,此時梅雨季節已結束,但緊接著是颱風的旺季。農漁民必須隨時注意氣象報告,做好防颱工作,減少颱風來襲時的損失。
圖/shutterstock
小暑
「小暑」這個節氣代表天氣已漸漸炎熱,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天最熱的時節是下一個節氣「大暑」。不過近年來的氣候變遷,在這個節氣也常常出現攝氏35度以上的高溫。
而小暑屬於典型的夏季型氣候,讓人感到又悶又熱。但也常在下午會來一場午後雷陣雨(台語:西北雨)後,燥熱的天氣會舒緩一點。午後雷陣雨通常都不會下太久,兩小時內就會結束。
圖/shutterstock
大暑
「大暑」前後是一年之中天氣最酷熱的時候,走在路上很快就炙熱難耐,會想要只待在冷氣房裡。有句話說「大暑吃鳳梨」,表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味道最甜美,是品嚐的好時機。而這個節氣也會有午後雷陣雨,但若連日天氣萬里無雲,也沒有下雨,就代表颱風要來囉!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