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舊佈新
過年前除舊布新,有將壞的舊的不好的事物與運氣,隨著除舊這個過程統統丟掉。換成新的好的事物,迎接新年新氣象的含意。除了大掃除以外,也會將舊衣服、舊鞋子、舊傢俱等等通通換掉,同時也延伸出穿新衣、帶新帽等習俗。
圖/shutterstock
貼春聯
大掃除同時也會將前一年貼的春聯去除,並且貼上新的春聯,象徵迎接新年到來。通常會貼倒的春、福等字,象徵春到、福到;其他像是招財進寶、吉祥如意等也很常見。而大門通常會貼上對聯以及橫批,但要注意上頭不能出現不吉利的字詞。
圖/shutterstock
拜家神、祖先
除夕白天會拜家神、祖先,主要是感謝他們過去一年來的保佑,同時祈求新的一年能夠繼續保庇全家人平安順遂。
圖/shutterstock
拜地基主
地基主又稱地靈公、開基主,是房子的守護神。白天拜完祖先後,大約在傍晚前須祭拜地基主。通常會準備家常飯菜湯,或是一個雞腿便當、水果、2副碗筷、紙錢,感謝過去一年的保庇。
圖/shutterstock
圍爐、吃年夜飯
過年過節,在外打拼的遊子都會回家團圓。古時候,全家會一起圍著桌子吃著一年之中最豐盛的菜餚,並且在桌下置暖暖的烘爐,並放12個銅錢在四周,因此稱之為「圍爐」,有著全家興旺,錢財源源而來的意思。不過隨著時代變化,現在多把「火鍋」作為烘爐的替代品。
而年夜飯必備的菜色有長年菜,象徵長壽;吃菜頭,象徵好彩頭;髮菜代表會發財;全雞表示全家(台語);吃丸子類則代表團圓;魚則表示年年有餘。其中最重要的是魚要留下魚頭和魚尾,象徵有「剩餘」(剩魚)。
圖/shutterstock
壓歲錢
圍爐之後的重頭戲就是發紅包啦!但其實古時候的壓歲錢是利用紅線穿古錢百枚,代表「長命百歲」哦!而現在則改用紙幣裝進紅色紙袋稱為紅包,而錢數大多是偶數,較為吉利。
圖/shutterstock
守歲
吃完年夜飯、發完紅包後,全家相聚談笑風生,通宵不眠,就是「守歲」。守歲其時有兩種含義:對於年長的人是珍惜光陰的意思;而對於對年輕人而言,則可為父母增壽,所以凡有父母健在者,都必須守歲。
圖/shutterstock
搶頭香
在大型宮廟會有「搶頭香」的習俗,除夕夜就會在廟門外等候,等候大年初一的子時,廟門一打開衝進廟裡搶拜第一柱香。有人相信,若搶得頭香可以在今年得到神明的眷顧和保佑。
圖/新頭殼
不能關燈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家裡必須要燈火通明,不能關燈。直到年初一天亮以後才能關燈,尤其是神明廳所在的房間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