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由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每年在4月4日至6日間,由於從這天起天氣逐漸暖和,花草樹木都萌芽,景色明媚,因而命名為「清明」。



(圖/shutterstock)

習俗1:掃墓祭祖

清明節掃墓祭祖主要有兩種習俗儀式,一是「培墓」、另一個是「掛紙」(閩南語)。



「掛紙」習俗,表示此墳有後嗣祭奠。掃墓時將墳墓上的雜草清理乾淨,接著再用石頭、土塊把墓紙壓在墳墓周圍,因此掛紙也稱做壓紙。若墳墓上已經有人掛紙,就表示子孫已祭拜過。



「培墓」則主要是修墓和祭拜,看看祖先的家(墳墓)是否完好無缺,趁著這個時候好好重新打理一遍。



(圖/shutterstock)

習俗2:春遊踏青

古代的女子平常不可以隨便出門拋頭露面,只有在清明節時,因為天氣轉暖、萬物齊放、百花爭鳴,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全家會準備食物一起出外郊遊、野餐,鮮少外出的婦女們還會特別穿上新鞋,因此這新鞋又稱為「踏青鞋」。



(圖/shutterstock)

習俗3:吃潤餅

其實吃潤餅並不是清明節的習俗,而是在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寒食節源自春秋時期,確切時間為冬至後的105天,所謂寒食就是不吃熱食,潤餅則是當下的產物,而寒食節因為常常會與清明節重複,變得不受重視,原本屬於寒食節的活動也就變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圖/取自網路)

習俗4:插柳枝

有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以及「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而柳枝被認為可以避邪,因此清明掃墓時大家習慣在門上、身上插柳枝,避免鬼魂來騷擾。



(圖/shutterstock)

習俗5:放風箏

除了是一種遊戲之外,更重要的是藉由這樣的動作來替自己消災解厄。而這種習俗源自於清朝,據說當有「清明斷鷂放災」的說法,人們將要消除的厄運或病痛寫在風箏(紙鳶、紙鷂)上,然後讓風箏隨風升上天際,等到風箏隨風飛遠後,就剪斷絲線,用以象徵厄運和病痛也跟著飄散於天際。



(圖/shutterstock)

習俗6:拔河

古代的拔河又稱「牽鉤」,因為可以強健體魄,原本多是在軍隊中舉辦;但在唐玄宗時,曾經在清明節舉辦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因此有了清明節拔河的習俗。在春節萬物復甦的時刻,大家一起在春陽下揮灑汗水,真的好熱血啊!



(圖/shutterstock)

習俗7:盪鞦韆

在《藝文類聚》中的《古今藝術圖》有記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以習輕趫者。後中國女子學之。」鞦韆因為較不受環境限制,製作的材料也不麻煩,玩起來又不失優雅,因此是古代女性鍾愛的休閒運動之一,而且盪起鞦韆下身的衣裙還會隨風飄逸,像仙女下凡,所以盪鞦韆後來也成了女性尋找老公的好媒介之一。



(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