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隔夜菜常見NG行為 細菌量恐暴增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導致食物中毒的因素繁多,一般常見主要為吃下被細菌所感染的食物所引起,也就是所謂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所公告的108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細菌性食物中毒前三名至病細菌包括了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等;前三名相關汙染食品則包含了複合調理食品(包括餐盒)、水產及相關加工品、蔬果類及相關加工品。
(圖/今健康)
長時間放在常溫下容易孳生大量的細菌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一般而言食物在經過烹煮過後,長時間放在常溫下未做好妥善冷藏,就容易孳生大量的細菌,時間月久數量越多,特別是食用過後的飯菜還會有受到口水細菌污染的問題,更不用說放太多天甚至放到過期,細菌量難以想像,這些行為都容易滋生細菌,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相當高。
(示意圖/shutterstock)
細菌性食物中毒不可輕忽 輕者腹瀉重者恐致死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孳生細菌的主要條件包括了環境、溫度、養份等因素,且時間越長數量越多,數量越多繁殖速度越快,感染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
(示意圖/shutterstock)
留意細節防止細菌孳生細節一:
不論在料理或用餐時都應注意手部清潔。(圖/shutterstock)
留意細節防止細菌孳生細節二:
生食和熟食應清楚的分開存放,砧板也應依生熟食分清楚,以避免出現交叉感染。
(圖/shutterstock)
留意細節防止細菌孳生細節三:
若要準備隔夜菜,應先分裝保存再開始吃飯,以避免口水汙染。
(圖/shutterstock)
留意細節防止細菌孳生細節四:
分裝保存的隔夜菜應在摸起來溫熱時就放進冰箱冷藏,萬不可等放涼後再冷藏,7°C到60°C之間是對細菌生長最有利的溫度。
(圖/shutterstock)
留意細節防止細菌孳生細節五:
隔夜菜需應留意徹底加熱,讓食物的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圖/shutterstock)
留意細節防止細菌孳生細節六:
不論是當下或隔夜菜,都應盡早食用,不可放置過久。
(圖/shutterstock)
冷藏解凍降低細菌感染風險
最後簡鈺樺營養師也提醒,許多民眾會有直接準備一整週便當的習慣,在分裝後應直接放冷凍保存,但要注意解凍時應冷藏解凍,不可室溫解凍,以降低細菌感染風險。
(圖/shutterstock)
本文由《今健康》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