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花椰菜

綠色花椰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黃素、吲哚類、槲皮素等植化素,除了可以幫助抗氧化還能助消化排便,而且咀嚼飽足感,食量自然會減少,減低吃太多變胖的機率。建議不要過度烹煮,能保留維生素C不會大量流失,使用汆燙方式烹煮綠花椰菜,起鍋後再淋上橄欖油或用胡椒、食鹽調味即可。



圖/shutterstock

生薑

薑具有薑辣素,有抗氧化的效果,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身體發汗排熱,消除水腫、提升基礎代謝率的作用,可說是日常飲食中最好用的保健食材。但要留意,放太久的薑可能會產生黃樟素,反而會提高致癌的機率,千萬不可以食用。



圖/shutterstock

洋蔥

洋蔥含有維生素C、B,營養豐富,還有人稱之為食物中的「萬能俠」,能殺菌、助消化、降血壓血糖,也可幫助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而紫色的洋蔥有鈣質、花青素的營養,可以改善運動後的肌肉緊繃,同樣也對脂肪燃燒很有幫助。



圖/shutterstock

生辣椒

含有辣椒素、維生素C、抗氧化物質及胡蘿蔔素等,可以透過發汗來降低體溫、促進新陳代謝,且有鎭熱解痛的效果。且辣椒對於口腔與腸胃具有刺激的作用,可增進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但胃不好的人不建議吃太多辣椒。另外也不建議選擇辣椒醬或是豆瓣醬等調味辣醬,因含有其他添加物,影響燃脂效果,對減重無益。



圖/shutterstock

黑木耳

黑木耳一直都是很熱門的健康養生食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可以能幫助潤腸排便,還能預防減重時宿便的累積,說是腸道的清道夫也不為過。其中黑木耳的水溶性纖維質,研究證明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且因熱量低,還可提供滿滿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很有幫助。



圖/shutterstock

大蒜

研究發現,大蒜中的蒜素可以提升免疫力,其中的硫化物還有殺菌、預防腫瘤增生、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一直都是健康食材之一。烹煮之前先將蒜頭的薄膜剝掉,再與空氣稍微氧化一下,讓蒜素釋放出來。但是要注意,若加熱太久,蒜素功能就會減弱。



圖/shutterstock

胡椒

加一點胡椒能幫料理提味,無論是黑胡椒還是白胡椒都很對味。也因為味道辛辣,可以發熱、祛寒、加速循環與代謝,而胡椒中的胡椒鹼、維生素A及維生素E等成分,同時也有抗氧化的功效、舒緩身體內的發炎反應,營養價值頗高。



圖/shutterstock

牛番茄

牛番茄一直都是減肥聖品,除了高纖外又具飽足感,相較於其他蔬果,果糖含量少,且茄紅素豐富,可防止自由基對身體細胞的破壞,降低發炎反應。最好能連皮一起吃,可保留較多的營養素。要注意,番茄的茄紅素屬於脂溶性,必須靠加熱以及搭配油脂才會被大量釋出。



圖/shutterstock

亞麻仁油

千萬別認為減肥路上不碰油脂類,這個迷思是錯的!其實只要選對好油,也能幫助體內的脂肪代謝。例如,亞麻仁油就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能夠有降體脂的功效。但是要留意,亞麻仁油為冷壓油,不可加熱,建議直接淋在生菜沙拉上食用。



圖/shutterstock

咖哩

咖哩也能燃脂?其實咖哩的主成分是薑黃素,更是抗氧化、對抗自由基的幫手,不但能刺激血液循環,也有產熱的效果,最新的研究指出,咖哩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通常吃咖哩會胖是因為裡頭加了馬鈴薯,澱粉一多,自然就容易肥胖,把咖哩拿來炒肉、炒菜就能避免肥胖囉!



圖/shutterstock